Results matching “马头琴”

中国音乐印象

接触过一盘名为《中国印象》的钢琴小品,初听来还不错。由牧童短笛的不同版本之比较开始,发现孔祥东版时间略短,更好听,继而到比较《黄河》的孔版和朗朗版,直到听起更为有气势的中国交响诗,与所知的中国比较,串联,于是形成了我心目中真正的"中国音乐印象"~

理论所知有限,主要列举作品吧。


 

热血沸腾 战马奔腾

几年前毕业时,一堆收藏的磁带和书被师弟师妹拿去拍卖,没换来二两银却损失了不少,,包括盛中国电影金曲专辑(其中有《天与地》的重新配乐版,经典!--顺便通缉此版本),还有一盘二胡,其中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是一曲战马奔腾--总是能将我昏昏欲睡的状态一扫而光变得精神百倍,是解困的良方。

冯小宁电影音乐

知道冯小宁,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部战争题材的少儿影片《战争子午线》(1990)。该片的具体情节已记不请了,大概是日本制造毒气作为杀伤性武器,一群孩子为主的部队破坏了鬼子阴谋的故事,只是以长城为背景一群孩子跃然其上的片头画面反倒印象深刻。冯小宁对战争题材尤其偏爱,他认为“综观人类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人类最宝贵的就是和平,而人类最不珍惜的也是和平。杀人者最后都死于刀下,侵略战争的发动者亦皆如此。”

自此开始,冯小宁在10年多的时间中相继推出“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文化永恒主题的系列影片,包括《北洋水师》、《大空战》、《红河谷》(1999) 《黄河绝恋》(1999) 《紫日》(2001) ,和《嘎达梅林》(2002) ,其中《红》《黄》《紫》三部被称为其代表作的“战争三部曲”。本人观影资历有限,七部中仅看过其五,挑选印象最深的《红河谷》(1999) 《紫日》(2001) 《嘎达梅林》的音乐作为代表介绍。

记住三宝的名字很简单--因为三毛,留意三宝的作品也纯非偶然--因为《牵手》。

没有雷正邦,刘炽,赵季平那般有资历,甚至连雷蕾也算得前辈,但三宝的音乐一出,就让人永难忘怀。98年三五个同学聚会,好友垂涎台上三角钢琴忍不住露一手,正当人们困惑时,我惊喜发现居然是《牵手》的主题音乐--作曲三宝,一个特别的代号。

视里的三宝,有几分张亚东的羞涩和灵气,几分郑钧的不羁和狂傲(长发时),可以想象音乐才情在他指尖流淌的景象,却无法感受他沙哑着声音声嘶力竭试唱的模样……不过三宝不需用来想象,只要用心来听(我的听电视/听电影专题灵感就来源于此)--听《牵手》,听《百年恩来》,听《一个都不能少》,听《我的父亲母亲》,听《不见不散》《嘎嗒梅林》,听《北方故事》《蓝色妖姬》《金粉世家》……

关于三宝--原名那日松……

姓名:三宝
籍贯:内蒙古
专业:指挥
出道:1989年
善用法宝:小提琴
代表作:《你是这样的人》作曲,刘欢演唱;《不见不散》作曲,孙楠演唱;《我的父亲母亲》电影音乐。

艺术简历:
198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1991年毕业后任北京交响乐团指挥;
1993年为歌手丁薇创作歌曲《断翅的蝴蝶》;
1995年为歌手景岗山创作歌曲《我的眼里只有你》;
1997年为电视片《百年恩来》创作主题歌《你是这样的人》;
1998年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配乐;
1999年为电影《不见不散》创作主题歌《不见不散》;同年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配乐;
2001年为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创作主题曲及配乐……

琵琶吟

钢琴曲时,知道了自己也喜欢纯音乐,听了小提琴,本以为是最爱,可是对二胡钟情却远胜于小提琴。听遍竖琴,小号,竖笛,横笛,扬琴,古筝,琵琶,葫芦丝,大提琴,萨克斯,萧,古琴,马头琴等多种声音之后,还是喜欢民族乐器,如今可以毫不讳言的肯定--最爱琵琶。

于琵琶的最早印象来自白居易《琵琶行》的文字。或许当时还一知半解那信手弹拨是如何“未成曲调先有情”,也无法想像琵琶是如何模拟“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只是那背的顺口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清衫湿”“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在口舌中囫囵翻转时隐隐总是一缕悠悠的甘苦茶香~

030124pipa1

一次听琵琶,是现场版的《彝族舞曲》(琵琶名曲) ,现在想来也是一种福气和运气。虽然后来的《十面埋伏》没完全听懂,却着实心烦意乱紧张了一把。直到前年徐静蕾《来信》宣传强势期,听到那幽幽怨怨的一曲《琵琶语》彻底被征服了,一首徐志摩的《半夜深巷琵琶》意境阑珊处传来的不正是琵琶语吗?……偶听苏州评弹,感于吴侬软语的柔美,急切寻之才知原来那清雅的伴奏是三弦和琵琶的合鸣--还是琵琶。 《七剑下天山》中一曲《空船》荡气回肠之余柔美凄婉自然也少不了伴奏中(尤其是间奏)中时隐时现的琵琶弹拨。这回无意寻到的瑰宝就是这曲--《琵琶吟》。

马头琴曲:传说

欢简单的乐器,如二胡,马头琴,两根弦,拉拉扯扯成就了一曲曲或悲或喜或生动或幽怨的音乐。那根根的弦和心弦一起跳一起震动,总是最容易触动人类最敏感的神经。

《江河水》(二胡)欲哭无泪,听《母亲》(马头琴)啜泣良久,听《病中吟》(二胡)抵抗病痛折磨,听《战马奔腾》(二胡)振臂高呼抒发少年意气,听《二泉映月》(二胡)让生活波折与坎坷在阿炳风雨人生前渺小,《听松》,我傲气立于一方,听《牧歌》,畅游草原之夜……

头琴之于二胡,狼音明显,更见粗犷。上次介绍过贺西格和他的马头琴幻想曲之中的《母亲》 。这次无意从网上发现了《传说》的马头琴演奏版本,堪称一绝,尤其是最后的高音,似破未破,回转处,马头琴特有的狼音使蒙古风味立现,很独特。少说,听吧~

蒙古风-马头琴曲 母亲

最近很喜欢蒙古风格的音乐,可能太累了吧,听听草原的音乐,让心也放松一下,驰骋一把。

找到这首音乐,纯属偶然。当时就被那纯正的蒙古风情迷惑了,那是来自马头琴特有的声音--一种思乡情,恋家情,草原情由然而生。真想亲自去看看,那片我魂萦梦牵的草原呀。


更多马头琴介绍--参见蓝色草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