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matching “原创”

赤壁,这两个赫然大字,相信不论在媒体还是街头都是本周热点。我周六晚错过的首映庆典,周日终得闲暇却碰个正着看就看吧。

台上主持人人头攒动,吹捧之声此起彼 伏,名人班底车水马龙,大牌明星卖力献演--忘记从哪一年哪部大片开始,这就是首映庆典的套式。有幸,这次在成都,这个灾后伤痕初复的坚强城市,庆典中加 入了大爱的成分以及捐助的环节,尤为印象深刻。

歌词在一首歌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音乐是无国界的,即便没有歌词的歌曲同样能打动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大概也是在形容这种哼唱歌曲吧。据说历史悠久的西班牙国歌《皇家进行曲》就是这种“无词之歌”哼唱作品的代表。

本人接触哼唱歌曲有点偶然,一个音乐爱好者的blog首页的音乐令我痴迷,追宗溯源得知原来是《concerto pour deux voix》(双童声协奏曲),童声清澈而纯净,两相呼应,堪称经典。后来一首《假如爱有天意》的配乐居然有人声,这版女声(classic river)无歌词的吟唱与本来钢琴版的音乐相比多了几分柔肠百转的滋味。

编剧导演作一回

最近很忙,却不是忙现在的工作,许多时间耗在了参加会议、培训,组织活动,协调、交流等等杂事之上。当然在忙碌中也学到许多东西,这些大部分非课本所能学到的知识对于我们初入职场的年青人,对于曾有职业理想和抱负却在现实中逐渐打磨的“学生气”职员来说,尤其显得可贵。尤其是上周工会培训请来社会学教授李占才所作的关于社会和谐的报告,精彩纷呈--让人不由联想到古时茶楼论世事说故事的说书人。当然启发和感慨还不仅在于此,太多太多终身受益。

另外还完成了一个大工程--一个小品剧本的构思到初稿以致修改、完成。也作为我们青年论坛在2007年全馆元旦联欢中的主打节目。经历过这些才知作编剧、导演远非想想中那么简单。我对对拥有真才华的人格外佩服,例如冯小刚,例如钱雁秋。神探狄仁杰那样的剧本又要如何的心思、多少精力才能完成?我这短短几页纸,不过几分钟的小品短剧已经“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了,何况一共67集的狄仁杰上下部?

长歌一曲

CCTV-8大力造势吸收广告近一个月之后,据闻《神探狄仁杰Ⅱ》终于要在近两天正式播出了。

多年来成长令不少兴趣有所转变,但是侦探、悬疑故事却始终是我的所爱。狄仁杰系列,包公系列都可谓此中的代表剧作。依稀记得最早的狄仁杰身着绿色官袍智破珍珠奇案(年代久远只剩点滴片段了),后来的重拍之作孙承正似乎没有演几集就换了主演,不过故事依旧精彩(去年还down来第二部重温呢)。这两个版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根据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狄公案》改编。 许多案情结局于原著无出其右,虽然故事跌宕起伏场面渲染阴森恐怖但还是不难推断发展脉络。而新版的《神探狄人杰》(Ⅰ、Ⅱ)出自编剧钱雁秋原创,身为导演,他更方便掌控剧集的拍摄,将剧本中的神秘、曲折、阴森、反复,以及正反双方的智慧较量淋漓的展现出来,结合剪接手法,故事更加完整、呼应,环环相扣,让人捉摸不透又心悬紧扣。

高罗佩

今天终于举行了LibUs的“论文写作与投稿”活动。本来以为在领导建议扩散活动范围之后会有更多comrade参加的,谁料人并不多,还好还好,空间有限人多反而嘈杂。

重邀请三位主讲人,分别就论文选题,论文写作投稿,如何写好论文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比较尴尬的是,使用会议室的时间仅仅90分钟,“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我也不得不扮起黑脸,提醒各位老师所剩时间。有时一个小小纸条赫然几字“还剩*分钟”显然令她们的演讲情绪很受打击。这等事虽有违所愿又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可以的话,我个人当然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向她们学习宝贵经验。

且说所学所感吧~

关锦鹏的《胭脂扣》(1987)之后,《阮玲玉》(1992)一片获1993年香港金像奖多项大奖,其中《葬花》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相信这样的好成绩也是关锦鹏和小虫再次合作的原因之一。1994年,关锦鹏以独特女性视角诠释了张爱玲的经典作品《红玫瑰白玫瑰》(1993) ,并再次与小虫合作。这回小虫包办了《玫瑰香》的词曲,音乐继承了《葬花》中的老上海风格,由林忆莲演唱,并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奖”的提名。

《七剑下天山》是一部不错的武侠电视剧。虽然编剧与原著差别很大,电视中神话了剑的作用,似乎剑是主角,人是配角了,还有就是对楚昭南的描述,大奸居然被改写成受尽委屈的大英雄……初看还挺难接受呢,不过反而越来越喜欢这个人物了。

最有意思的是天山行中遇到的维吾尔族,真正的维族普通话,听着很真实好亲切,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熟悉的西域风格音乐……好像又回到了久违的家乡,感受它的豪壮~

秋实季节

一个月,忙碌,幸福。

生活,学习,劳动,乒乓。

体力一分分消耗,精神一寸寸见长,状态还好。

几个主题,平行线般填鸭时空,我游刃其中--几许通途,几多天堑。

一个月,这样忙碌,这样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