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matching “苏州”

今天正式放假,其实昨天就什么事做了。带着前晚同事一起K歌的疯狂余温,聊聊天,打打球,整整心情,看看影评,大呼过瘾,投效两声……总之学习没什么进展,一天很快过去--哈哈,领导不在的感觉好轻松呀。

玉米的十种吃法

路边那家土家烧饼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摆夜市,各种串串,麻的、辣的、烤的、煮的,有幸加班晚归才发现。尤其是那金黄带焦色的烤玉米,阵阵香味,简直对我是莫大的诱惑--考虑到已近10点只有目不斜视、摒住呼吸的冲过这道“诱惑封锁线”。一路静悄悄的没有白天的喧嚣,正好可以用来想念--我最爱吃的玉米大餐。

绞尽脑汁终于凑齐了10种玉米的吃法:煮玉米,烤玉米,烧玉米(这三种为玉米棒),炒玉米粒,玉米沙拉,玉米排骨汤,玉米奶油汤,玉米糊,玉米烙和爆米花。

生活·胡言乱语

两天频频收到同事的小礼--吃的,一为mm的喜糖(夹心巧克力,真好吃),一为退休的老师苏州扫墓归来的特色酥(入口即化,香浓爽滑),我却不想结婚,反而想退休了,哈哈。想起同事的一句MSN签名--美好生活从退休开始,或许是有道理的呢~

琵琶吟

钢琴曲时,知道了自己也喜欢纯音乐,听了小提琴,本以为是最爱,可是对二胡钟情却远胜于小提琴。听遍竖琴,小号,竖笛,横笛,扬琴,古筝,琵琶,葫芦丝,大提琴,萨克斯,萧,古琴,马头琴等多种声音之后,还是喜欢民族乐器,如今可以毫不讳言的肯定--最爱琵琶。

于琵琶的最早印象来自白居易《琵琶行》的文字。或许当时还一知半解那信手弹拨是如何“未成曲调先有情”,也无法想像琵琶是如何模拟“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只是那背的顺口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清衫湿”“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在口舌中囫囵翻转时隐隐总是一缕悠悠的甘苦茶香~

030124pipa1

一次听琵琶,是现场版的《彝族舞曲》(琵琶名曲) ,现在想来也是一种福气和运气。虽然后来的《十面埋伏》没完全听懂,却着实心烦意乱紧张了一把。直到前年徐静蕾《来信》宣传强势期,听到那幽幽怨怨的一曲《琵琶语》彻底被征服了,一首徐志摩的《半夜深巷琵琶》意境阑珊处传来的不正是琵琶语吗?……偶听苏州评弹,感于吴侬软语的柔美,急切寻之才知原来那清雅的伴奏是三弦和琵琶的合鸣--还是琵琶。 《七剑下天山》中一曲《空船》荡气回肠之余柔美凄婉自然也少不了伴奏中(尤其是间奏)中时隐时现的琵琶弹拨。这回无意寻到的瑰宝就是这曲--《琵琶吟》。

评弹:太湖美

美女节两件事,乐开怀~

织关怀,前往千灯古镇游览半天,以及收到小师弟和小小师弟的短信。称“勤劳的女人看手,聪明的女人看眼,高贵的女人看脖子,热情的女人看嘴,完美的女人看你……”引得同事笑声一片,好玩~

灯,原名“茜墩”,后由文人雅士将这欠雅的“墩”字改了,成为现在的千灯。人民网的宣传站点是颇花费了一些功夫来营造古镇气息的,尤其是大红灯笼配上石板深巷,是想起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戴望舒“撑一把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qd22
古镇小街

7元火车票--姑苏行

有史以来最最便宜的单程票价--7元--还不到回家往返的百分之一!

好像游戏一般,刚上火车就到站了。这回没有大包小包的零食,洗漱用具,书,随身听等等,也不如挤公交车般头晕目眩,或者坐出租恶心晕车,仅带了“两梳蕉”,就踏上了平坦宽阔的火车地板,“须臾”(相对回家几十小时的经历)间就到了。真没爽快过来,还留恋不及--是不是自己喜欢上了坐火车?回忆起来来回回的返家途中,祖国风光在眼前的窗口一幕幕闪过,不比张纪中名导手中镜头差,真令人陶醉于大自然的造物神奇。

本来准备小隐于寒山寺听听张继听过的钟声,却在细雨中游了拙政园,接着大隐于观前街,哈哈。心态转变,倏忽,天地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