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傲慢与偏见》也有印度版本,上周佳片有约有幸得见。这到时让我想起搁置许久的一篇博文。
大约两个月之前,东方电影频道播放的美国影片《傲慢与偏见》,弥补了之前在CCTV-6第一次观看时终见无端被截掉的遗憾,愈发感觉这部影片的完美--完美的配音,完美的剧本,完美的人物塑造。
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是导演们最热衷的作品之一,曾被多次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1940,1980,1995,2003,2004,2005都出品过同名电影,电视剧版本也是品种繁多(1938、1952、1967、1980、1995)。而我看的这版于1940年拍摄,是以古典手法来诠释原著,而且最贴熨原作本身的电影。
6月10日,星期六,是个特殊的日子。
忙碌暂告结
阅读项目中期小结截止到此,之前忙得一塌糊涂,却无从下手,直到最后两天翻出之前的阶段小结拼拼凑凑,还算准时的递交了;继而是馆内项目,临时得知需要用户报告等文件,本准备延后的用户培训和试用提前了,又是急急忙忙找人,培训,设计用户报告表,督促用户填写,也算准时提交了;此前忙着写职称评审材料,什么思想小结,个人总结,千篇一律的开场白,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回顾。不过,发现两年时间倒的确做了一些事,不少事,可是许多计划的学习都因为工作忙碌耽搁了,至少两篇以上的论文,灵感是忽闪忽闪过了,可本人却顾不上它的青睐一再错失,答应站点改版也从年初搁浅至今(谁料人家都改版完了)……总之,6月10日,之前的无序忙碌结束了(虽然又将迎来新一轮工作总结)。
文化遗产日
5月22日,阴。Google变Logo,纪念阿瑟·柯南道尔爵士诞辰--风衣,烟斗,放大镜,蛛丝马迹……这是福尔摩斯侦探的形象,而阿瑟·柯南道尔正是“福尔摩斯之父”。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1859年5月22日生于苏格兰,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英国的“侦探小说之父”。1886年,阿瑟·柯南道尔完成了第一部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第一次把歇洛克·福尔摩斯与华生医生介绍给读者。2年后,阿瑟·柯南道尔又出版了《四签名》,并发表于美英两地,结果这部小说一炮打响,阿瑟·柯南道尔顿时声名鹊起。从1891年起,32岁的阿瑟·柯南道尔终于弃医从文,正式当上专业作家。随后的3年中,他先后完成了《波希米亚的丑闻》,《赤发团》,《橘核案》,《歪嘴男人》,《银色的骏马》等24个短篇,并结集出版。福尔摩斯名声大震,成了老幼皆直的英雄人物和名探的代名词。
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同名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改编电影《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2006)于昨天全球同步上映了。昨晚的《焦点访谈》水均益也讨巧的选了这个主题,但他们讨论的更多是全球宗教势力对影片的抵制以及美国大片首次在国内同步上映的操作方式,试图以此作为学习好莱坞宣传、发行的契机。小水显然不是小说的粉丝,其中多次不适时宜的插嘴打断了专家的发言,有一次竟然把《天使与魔鬼》的情节串上来了……F2~
节目终了,水均益最后的问题是“是否会去影院看该片”,专家肯定,三人都要为院线贡献绵力了。笑笑问我“你会去看吗?”我说“有(……)就看”,相视一笑~
打开google忘记搜索什么内容了--因为发现了新的google logo--4月20日,纪念Joan Miro诞辰。
Joan Miro何许人?不禁好奇的google了一下--大多的定义都是“超现实主义画家”“现代艺术大师”之类。
前两天还在思索来这个城市5年了,一身的恶习见长不见消,该细数、该批评、该改正了。
易中天先生品评曹操,对其赞誉有加。也难怪民间不论把曹操传的如何奸诈,但史学家文学家都对孟德评价很高。当然从教育上来说,曹门四子,个个有所长,这也是曹操的成功之处。曹植是以文所长的建安七子之一(曹丕也是)。他最著名的七步诗似乎成了生命的绝唱,但另一篇名文《洛神赋》也引来众多的感叹--有的感慨其文字华美,瑰丽无比,另一些却对文中描述女子身份探密不止,追寻那段真真假假的史话故事……
东方电影频道也在播香港拍的《洛神》。偶见,蔡少芬的气质和服饰还是比较符合想像。只是港片一贯的风格,一张张熟悉的二线一星的老面孔,令努力仿古的对白之下还是缺乏感觉。片头歌词依稀可见曹植《洛神赋》的影子,不由想翻出原文鉴赏鉴赏~
记得以前一个画友做的一幅《洛神》的画,纯线描,服饰画得很好,配上那出名的几句什么明眸善睐,凌波微步,惊鸿一瞥之类成语出处的诗句还是有点感觉的。只是那画中女的面部略显日式卡通风格,如果结合工笔仕女的画风应该更好。
美文同赏~
海岩的小说和剧本一直为读者和观众所追捧,其同名电视剧也广受欢迎,成了早就青年新星的“星工厂”,甚至有人将海岩班子与琼瑶班底相比,除了时间上的差异--琼瑶时代持续了三十多年,而海岩风潮只区区十来年,其他别无劣势。
说到海岩的作品,从80年代末的《便衣警察》,90年代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到前几年的《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死不瞑目》《玉观音》和近年来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深牢大狱》《一米阳光》,几乎每部作品都捧红了一批电视新人。从影响力上看,其不亚于琼瑶。此外,从读者群来看,琼瑶迷门多数为青少年女生,而海岩的读者则更为广泛。道学家从中看见教化,政治家看见时代,英雄看见崇高,小人看见狡猾,男人看见美,女人看见爱……所有海岩的读者拥有的共同感受是:好看。
错过首播,第二日补看。
品三国,从苏轼一首《大江东去》开始: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CTV-10准备强力推出易中天品三国,忍不住查查易中天何许人也?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
就说易中天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不错,有评为证。(与专家切磋“男人和女人” ——易中天先生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