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伪”艺术爱好者

前几天为了吸取展览创意简单参观了松江大学城的几个图书馆的展栏,还去了莫干山路50 号――陈逸飞为艺术工作者提供的创意空间。

所谓创意空间,说白了其实就是这些艺术人的工作室。建筑被归类划分为许多纵横区域,一进建筑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和外表考究的装修不同的原址仓库遗留的感觉――简陋、阴冷、空旷,稀落进出的人似乎可以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

进了大门,是长长宽宽的走道,一通到底,工作室就是通道两旁或开或掩着的门。仓库的顶很高,每一个房间的主人都 将其充分利用,高高低低的画作挂满了墙。有些布置了整体效果,打几展灯,设一个砖屏,而有些就多一些零乱和随意,墙上、地上、台上遍地艺术作品,陶艺、瓷艺、砖石、石膏、照片等等,当然最多的还是绘画。每幅作品上面明码标着“××$”而非“¥”,引来同行众人的啧啧声。他们称奇的是这里堆放的任何一张纸都至少抵得上我们一月半月的工资,似乎艺术人赚钱比我们上班族来的容易许多,而画作一旦成名,价格更会飚涨。可能性格所致,我看到的却是“一朝成名天下知”之前“十年寒窗无人晓”的艰辛。

群聚在这片厂房里的艺术人,看上这块“宝地”的另一个原因应该是它的简单,以及因为简单而廉价。他们有些年纪尚轻初出茅庐,有些却年近不惑拖家带口,还有的花白须发,在工作室中搭一张简陋居所。我们前去参观时,这些主人都闲坐着,织着毛衣,烤着炭火,相互串门聊着家常,抑或若有所思构想着下一张力作。对我等膜拜艺术的人,他们不屑一顾,或许老外例外,因为画作都以“刀”易换。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房间,这些为追求艺术不顾一切的人们,他们守候的伯乐不知何时到来,而这这成名之日又在哪一朝?他们那腔对爱好追求的执著和热情不知会不会在等待中冷却、凝结甚至固结?我曾自以为是艺术爱好者,但相比这些艺术人而言本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伪”爱好者了,因为我总是为自己找后路,没有了那种不顾一切投身爱好的冲动,更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也是一事无成的原因吧--有人将其归结为“现实”,我不以为然,因为对于职业和爱好我有自己的观点。

年少时曾经梦想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而这种喜欢就是以爱好为衡量标准。可是真正如愿以兴趣为职业的成人们总在抱怨,以兴趣为工作于是生活中就全是工作而没了兴趣,仿佛是对工作的心理抵触也逐渐消减了兴趣的热情,而丧失"多年所爱"的兴趣……这些网友们的现身说法貌似危言耸听,其实也有些道理。所以我认为职业是谋生存的必须劳动,而爱好则是精神家园。那些美好的东西只需远远观望它,为它在心中留一块最圣洁之地,每每想起都钦羡膜拜不也很好。美好的感觉不可估量,理想更是无价的,而人生中有些东西是坚决沾不得半点铜臭的--对于我,就是这些爱好吧。与那些以艺术谋生的人不同,与那些为艺术奉献一生的人更大相径庭,我只是一个“伪”艺术爱好者,一个在现实中坚守个人理想圣地的凡人。

所谓参观只是锋速进出了两个区的底楼,为了布展的目的肯定无法如愿,而为了艺术,也会有所偏差――毕竟这些作品都极具个人性,这种千奇百怪的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现是否能为人所接受和欣赏,是否具有艺术价值还留有问号?这种参观有点像去旧货市场淘宝,精华总与糟粕共存,让外行人难辨真假。因此建议欣赏艺术还是去画展、获奖作品展之类的展览较好,至少有评委们把关,更主要的是不会因为看到一个成名成家背后成千个普通艺术人生而却步。


不过此行最大收获不仅让我知道了一个在上海闲暇时的免费去处,还引发了自省的思考--我是理想主义者,却不是为了理想献身的人,瞻前顾后之余大抵算得一个的“伪”艺术爱好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