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阮冈纳赞何许人也,图书馆界的同仁自不会问这样的问题(见:老槐-孜孜不倦的学者——一篇纪念阮冈纳赞的旧文),因为提到他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 /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by Shiyali Ramamrita Ranganathan (1892-1972) Books are for use / 书是为了用的 Every reader his book / 每个读者有其书 Every book its reader / 每本书有其读者 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 / 节省读者的时间 The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 / 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机体

书馆五定律,简单的几句话,却在它提出的近半个世纪来一直主导着图书馆,甚至它在当前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意义。

情三月初发表图书馆五定律在web2.0下应用的博文,赋予了图书馆五定律在新时期下对应的“升级版”说法。随后,老槐也发表图书馆学五定律之2.0版,将原定律改写为“图书馆提供参与、共享的人性化服务、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无处不在、无缝的用户体验、永远的Beta版”五条。对于这五定律的重新阐释,一飞蓝天白云编目精灵等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定律:图书馆提供参与、共享的人性化服务 注:原第一定律为“书是为了用的”,搬到信息时代应该为“信息是为了用的”。但在Web2.0时代,这形同一句废话(屯集不用的信息?在网络时代只有脑子彻底坏了的人才会干此事)。而图书馆2.0所实现的是不但是全方位为用户服务,而且是鼓励用户参与的人性化服务。参与、共享的web 2.0思想,在E时代已成为了图书馆存在的基础,这一原则如同纸本时代确立的“书是为了用的”。

第二定律:图书馆没有障碍
注:原第二定律为“每个读者有其书”,搬到信息时代应为“每个用户都有其信息”。网络环境下要实现此理想,须遵循图书馆2.0的“图书馆没有障碍”的原则。没有障碍的图书馆才有可能做到人人可获得信息。

第三定律:图书馆无处不在
注:原第三定律为“每本书有其读者”,搬到信息时代应为所有信息都能准确到达用户手中。但网络信息中废物多多,所有信息都找到用户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只要实现了图书馆无处不在,就是真正体现Web 2.0时代“每本书有其读者”的精神。

第四定律:无缝的用户体验
注:原第四定律为“节省读者的时间”,搬到信息时代应为节省用户时间。Web环境中节省用户时间的最高境界,无疑是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对用户而言是一种“无缝”的感觉。

第五定律:永远的Beta版
注:原第五定律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搬到信息时代应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永远生长,“永远的Beta版”的web 2.0 术语,准确地描述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的时代特征。

人倒以为阮冈纳赞的原始定律即使在今天也没有过时,还是具有指导意义,倒不必大费周章的搞什么2.0版、3.0版。《红楼》《三国》相对五定律不可谓不古也,现代学者也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是搞解读的,而没有改写成什么《二十世纪红楼》还是《二十一世纪红楼》的,五定律亦如此。

的解读如下:

一条,books are for use正是近年来各个图书馆转变功能的指导,将“藏书”的主要功能转变为“用书”。于是开展了相应的措施,如开架,一门式管理,推荐阅读,导读,甚至为充分使用资源开展相应的培训(数据库培训),宣传,推广服务等。

二条,读者有其书,不仅涵盖了图书数量,还隐含着图书的质量要求。即图书馆要满足读者数量增长,需求增大的同时,还要尽量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如针对学生学科比例,院系在各校区分布情况进行采购和对书刊、资源的分布进行调整等,还需要进行必要的信息传递,馆际互借的服务来满足少数读者的少量特殊需求。

三,Every books its reader则主要强调了书(资源)的利用情况,侧重采购品质,深入下去也就是现在各馆都在做,或者准备做的图书(以及信息资源)的采购质量、使用率和评估问题。进而面对的是排架,踢旧,资源排行等资源重组,以及资源的宣传推广--让每种资源都能推向读者,让读者知道了解才能提高利用率。

四,在那个年代,节省读者时间的主要是资源编目和结构问题,目前则是资源重组和信息导航,利用技术实现用户最快捷方便获取个性化信息的途径。如当下使用较多的搜索技术,信息定制,RSS,邮件推送等,都是为了方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在众多信息中甄别挑选出需要的有用信息。

最后一点,他提到了organism,高明之处就在于这个词的运用。organism是有机体,区别于无机生命之处在于它可以新陈代谢,在达尔文进化论的概括下它还可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变异,重构以适应社会(外界)的需求(来自读者),诸如现在所说的普通读者服务,个性化服务,甚至将来可能出现的更多种类的服务形式。图书馆自身也是在发展变革中不断升级的,但“升级”是为了不断适应新环境下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不知infoman和老槐的“永远是试用的beta版”一说是否也有此意。

新人学浅,个人解读,若有不妥,欢迎指正。

墨神的凡龛 考查 自 高教社图书馆学系列课程

图书馆学五定律
——摘自《信息资源共享》

阮冈纳赞1931年撰写的《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名著,其图书馆学五个定律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

一、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

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
阮冈纳赞认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不是收藏和保存图书,而是使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该定律阐明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指明了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阮冈纳赞还详细地论述了图书馆贯彻第一定律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这些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1)打破传统保存图书习惯的限制,使图书藏以致用。
(2)从便于读者利用藏书的角度来选择馆址。
(3)规范和延长开馆时间。
(4)图书馆设备的添置和安装应有利于读者有效的利用藏书。
(5)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改善其工资待遇,积极针对读者的需要开展个别服务。

二、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

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Every reader his book)。第一定律强调的是书,第二定律则强调了书的使用者。
第二定律首先要求图书馆的大门向一切人敞开。图书馆决不应为少数受优惠者所垄断,而要让每个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真正做到书为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有其书。
同时阮冈纳赞认为,要实现第二定律,国家、图书馆主管者、图书馆员和读者等四方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来。

三、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

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Every book its reader)。第三定律要求为每本书找到其合适的读者。
图书馆为满足第三定律所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开架制。开架制的结果就是大大地提高了藏书的利用率。
参考咨询服务也是实现“每本书有其读者”的一项必要措施。图书馆有必要派遣一批馆员在馆内流动咨询,指导读者使用目录、选择图书。这既是图书馆宣传工作的任务,也是图书馆为增加“每本书有其读者”的机会所经常采用的手段。

四、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
节省读者的时间就是节省社会的金钱,也就是增加社会的财富。与闭架借阅方式相比,开架借阅方式则可节省读者在目录中查找图书和等候图书所浪费的时间,第四定律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定律在强调采用开架借阅以节省读者的时间的同时,还强调通过科学排架、目录工作、参考咨询服务、出纳系统、馆址选择等多种途径来节省读者的时间。

五、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作为一种机构的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阮冈纳赞指出,我们无法完全预料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发展还将经历那些阶段,也无法预言图书馆传播知识这一重要功能是否能通过印刷图书以外的手段来实现。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从图书馆这个有机体中分化出来了,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为全球性知识传播工具的图书馆的基本原则将一定会贯穿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过程中。